降价6万,月销142辆!广汽本田P7的问题到底出在哪?

迅越视角

我想告诉广汽本田,删稿是掩盖不了本田P7销量低迷的事实的。别蒙着眼看中国车市了,别听着车评人一片叫好,就自我感觉良好了,睁开眼看看世界吧。

在降价6万之后,广汽本田P7(图片|配置|询价)的首月销量出来了,只有142台,虽然P7于5月12日才正式开启交付,但大半个月时间,可别找一些产能的借口了吧。几千的销量可以说是产能跟不上,但是广汽本田P7可是只卖出了一百多的销量啊。

降价6万,月销142辆!广汽本田P7的问题到底出在哪?

看完本田的销量,我只有一个感叹,日系三强之中,丰田已经醒了,把决策权交给中国团队,推出铂智3X,14万级带激光雷达,高阶智驾,还将推出增程式版本的赛那和汉兰达。

日产也已经醒了,推出了日产N7,性价比极高,10.99万起售,高配车型带有Momenta的高阶智驾,即使放在国产车序列之中,这款车也是性价比极高的产品。

降价6万,月销142辆!广汽本田P7的问题到底出在哪?

而本田这边,情况不容乐观。广汽本田P7这款车,本身也是被寄予厚望的,但是现在来看,竞争力并不强。

2024 年 3 月 6 日,东风本田 S7 以 25.99 万 - 30.99 万元的售价入局纯电市场,宣称 CLTC 续航达 620-650 公里。3 月销量 373 辆,4 月暴跌 83.4% 至 62 辆,5 月再降 16.1% 至 52 辆。

广汽本田算是吸取了教训,2025年4月15日,也就是东风本田S7上市之后的40天之后, 广汽本田P7正式上市,以1999年国产雅阁线下的历史足迹作为致敬的说辞,将新车P7定价19.99万元起步,直降6万元,而在广汽本田P7上市之后的次日,东风本田S7也降价6万元,来了个姊妹车型同价。

不过,两款车的销量都遇冷了,5月份,即广汽本田P7上市之后的首个完整月,销量只有142辆;姊妹车型东风本田S7,当月销量52辆。

这款车或者这两款车最大的问题还是,根本不知道中国消费者喜欢什么,而根本上来说,还是产品力缺乏竞争力。

仔细想想看,广汽本田P7主要宣传的两个点,第一个,被动安全性,第二个,操控性。其他的像什么续航、性能,都表现平平,智能驾驶基本等于0。

高强度钢占比68%,其中热成型钢占比25%,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0000牛·米/度,13个安全气囊。

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悬挂组合、50:50前后配重比、ADS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,请了一大批车评人,吹这款车好开,安全。但是你把这些特点,平移到一款新能源国产车上,你觉得有竞争力吗?

对于20万级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,被动安全过关只是基本操作,哪个在发布会上主要篇幅宣传被动安全,那它是真的没什么亮点可以说了。还有操控性,操控性好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很多,我举一个例子,上汽智己LS6,这车还有P7没有的后轮转向呢,被动安全性也没必要去宣传了,很顶的。

但是LS6可是有着行业内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,有着三联屏,激光雷达,灵犀底盘,最高802公里的纯电续航,3.48秒的零百加速,请问这些卖点,广汽本田P7有吗?而这两款车售价非常接近,那么广汽本田P7凭啥觉得,自己的竞争力可以超过智己LS6呢?而这只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,销量比较一般的一款车型。还是觉得,本田这个品牌,这个车标,有资格让消费者接受品牌溢价?

在立项之初,P7和S7这两款姊妹车型,似乎就走错了,智能化方面欠缺,而把技能点都点在了被动安全和操控性上,还定一个25.99万的初始高价,这完全是看不清中国新能源市场做的决策。我只能说,经过这次之后,希望本田汽车可以吸取教训吧。看看销量,广汽本田5月销量仅1.34万辆,同比暴跌58%,环比下降27.48%。再不拿出一台走量车型,本田的前景令人担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