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系车集体跳水,燃油车生死战打响,买还是不买?

迅越视角

最近去4S店看车的朋友可能发现,以前高高在上的德系车突然“接地气”了。上汽大众全系车型价格直接砍半,以前要十几二十万的SUV,现在裸车价八九万就能开回家。这不是促销噱头,而是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车冲击下的生死挣扎。

销售顾问说途岳现在裸车价能到7万多,优惠力度比双十一还狠。1.5T版本降到9.5万,油耗才5.9个,比本田CR-V还省油。不过我问能不能再便宜点,他说再谈的话只能去仓库看看库存车了——现在4S店库里堆满了没卖出去的车,特别是途昂这种大块头,放久了都要生锈了。

看中了途观L的配置,2.0T发动机配L2级智驾系统,优惠后不到18万。销售说这车本来卖23万多,现在直接砍了5万多,但厂家给的利润空间小得可怜,他们每卖一台只能赚800块。隔壁比亚迪店那边,宋PLUS混动卖14万出头,续航1200公里,这价格直接把德系混动按在地上摩擦。

经销商愁得饭都吃不下。途岳库存周期超过三个月,放一天要多亏三千块。为了清库存,他们甚至搞起了“买一送一”,买辆朗逸还能送台宝来(图片|配置|询价)?这不是促销,是真没钱了。国家那边还有以旧换新补贴,但大家心里都清楚,这波优惠撑不过六月底。

买车的人纠结得很。有人觉得这价格捡了便宜,毕竟大众牌子还在,终身质保也是真金白银。但也有人担心,价格腰斩会不会质量打折扣?销售指着展车说发动机都是新升级的第五代EA888,省油还耐用,但转头小声嘀咕:“库存车能不能分到全配版本,得看运气。”

我绕到后台看库存,发现途昂Pro这种大车现车很少,大部分要等。销售解释说现在订单太多,工厂优先生产电动车,燃油车产能都砍了。奇怪的是,他们展厅角落的ID系列电动车没人看,上个月ID.6 X全国才卖出去两台,这数据说出来都不好意思贴出来。

有朋友问现在是不是抄底好时机。看了下优惠方案,置换能多补1.5万,分期还能免息。但得抓紧,现车不多了。途岳现在还能砍价,再晚可能就只剩展车了。最狠的是手动挡宝来,裸车价5.89万,比国产车贵不了多少。

路上遇到个老车主,他十年前花25万买的途观,现在二手车市场才值10万出头。他说这波降价是燃油车最后的倔强,等政策过了价格可能回弹,但大众现在这个状态,谁知道明年还能不能涨回来?

4S店门口贴着大幅海报,红色大字写着“最后一次优惠”。销售说这不是套路,确实要到6月30号截止。他们现在连培训都改成清库存技巧了,经理天天催着卖车回款。隔壁国产店那边倒是乐呵呵的,人流量比大众店多两倍不止。

有人说这是德系品牌的绝地反击,有人说这是燃油车的挽尊表演。反正现在店里天天排队验车,但没人敢保证明年这时候还能不能见到大众的4S店。那些犹豫要不要买的,现在下单还能赶上优惠,再等等说不定连车都提不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