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吉利控股与沃尔沃联合打造的“富二代车企”极星汽车,当下的处境令人大跌眼镜,从220亿市值的高光时刻,一路坠落至月销仅6辆的惨淡境地,这个昔日的宠儿,真的要崩盘了吗?
图源:网络
一、辉煌不再,深陷泥沼
2022年6月,极星汽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,彼时市值高达220亿美元,资本市场的热捧让其一时风头无两。投资者们看中的,是它融合了沃尔沃的技术底蕴与吉利的资本实力,期待它能在新能源浪潮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。
图源:网络
三年过去,残酷的现实却给了极星汽车沉重一击。截至2025年,其市值已暴跌,蒸发掉196亿美元,仅余23亿美元,缩水幅度令人咋舌。瑞典北欧斯安银行更是将其估值直接下调至0克朗,这无疑是对极星汽车当下困境的悲观预判。
二、内外交困,问题丛生
1.产品定位摇摆不定
极星汽车自成立以来,产品定位始终模糊不清。首款车型极星1定位高性能插电混合动力轿跑,售价高达145万元,主打高端小众市场,全球限量供应。可仅仅两年后推出的极星2,起售价却骤降至29.98万元,目标转向主流消费群体。这种在超豪华与大众市场间的频繁横跳,使得消费者对极星汽车的品牌形象和目标用户画像感到困惑,难以形成清晰的认知。
图源:网络
2.过度依赖沃尔沃平台
在技术研发上,极星汽车长期依赖沃尔沃现有的燃油车平台进行“油改电”开发。当国内众多新能源品牌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自研电动架构时,极星汽车的这种做法导致其产品在空间利用、续航能力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,都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。比如,基于沃尔沃燃油车平台打造的极星车型,车内空间布局不够合理,影响了驾乘舒适性;在续航方面,相比同价位竞品也没有突出优势;智能化配置上更是稍显滞后,无法为用户提供便捷、智能的出行体验。
3.营销推广乏力
在营销推广方面,极星汽车表现得相当低调。在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加大宣传力度,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、广告投放、明星代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关注时,极星汽车却鲜少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活动。即便签约周迅、陈坤作为代言人,也未能掀起太大的市场波澜。缺乏曝光度让极星汽车逐渐被市场遗忘,很多潜在消费者甚至对这个品牌都知之甚少,更别提产生购买意愿了。
4.售后体系不完善
售后体系的不完善,也成为极星汽车发展的一大阻碍。多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反馈极星汽车售后体验不佳,存在4S店无人接待、车辆未经真实检修就被送回等问题。售后问题不仅影响了现有车主的使用体验,降低了他们的忠诚度,还通过口碑传播,对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,让更多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应该要怎么才能自救?
面对困境,极星汽车并非坐以待毙,也在积极寻求自救之道。2025年7月,极星汽车获得了来自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实际控制的PSD Investment Limited的2亿美元注资。这笔资金虽然为极星汽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但对于深陷亏损泥潭的它来说,也只是杯水车薪。截至2024年底,极星汽车资产合计40.54亿美元,负债合计却达73.83亿美元,净资产为负33.29亿美元,资不抵债的状况并未因这笔注资而得到根本改善。
极星汽车试图通过调整销售模式来扭转局势,预计在2025年四季度完成销售模式转型。在当前销量低迷、品牌形象受损、资金紧张的情况下,销售模式的转变能否取得预期效果,仍充满不确定性。
你对极星汽车的存活有何想法?
欢迎评论区留言!
